【安康日报】育强“头雁”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5-03-17 10:30来源:安康日报

“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不仅让我们掌握了专业技术,也让我在农业经营管理上改变了传统观念。”谈起近年来的产业发展,岚皋县新型职业农民岚皋花里卓诚家庭农场负责人卓招侃高兴不已。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岚皋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真正把乡村人才振兴放在首要位置,突出做好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育、引、用文章,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乡村振兴的“多面手”。

通过系统培训学习,耕耘多年的“新农人”王永成化身高级农技师,成为蔺河镇立新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领头人;技术“小白”龚海涛成功考取了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高级农艺师、陕西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名师、首批陕西省林业乡土专家等职称,变身“乡土专家”,创新发展“秦巴红”香椿,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香椿哥”。

“以前种植魔芋觉得很简单,种上就不用管,导致年底收成很少,通过系统培训学习,我了解到技术的重要性。”来到蔺河镇大湾村岚皋吉平方种植养殖农场,农场主高建平如数家珍聊起了“产业经”。

“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不仅让我们掌握了专业技术,也让我们在农业经营管理上改变了传统观念;多谢党委、政府给了我这种学习机会,确实非常实用。今后有机会的话,我还要参加……”说到这里,孟石岭镇丰坪村三组陈刚眼里流露出期待。他不仅是一名“农场主”,也是当地的“香菇技术指导员”和“乡土人才”。

在农村,农民不再是身份,而是一份体面的职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这是如今岚皋许多“乡土”人才的共同心声。

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就是培育农村创新创业的“领头雁”,培育乡村产业发展的动能。近年来,岚皋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培训内容贴合生产发展、形式灵活多样、时间有长有短,基本满足普通农户、种养大户、新型经营主体等不同层次农民的需求。依托国家科教云平台、“云上智农”App等,创新开展“线上+线下”“理论授课+实践操作+观摩学习”等融合教学。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挖掘“土专家”“田秀才”,统筹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乡村人才队伍培养。3年来,岚皋县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866人,认定初级1405人、中高级193人,实现村小组高素质农民覆盖率达100%,让更多“田秀才”“土专家”站上“职称高地”。他们从农村种植大户、养殖能手、致富带头人、农村能人到专业合作社领班人,熟悉本地情况、心系农业农村、具备实用专业技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实现了培育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效果。

通过精准培育,高素质农民领办的现代农业园区已有204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市级规范化合作社31家,市级以上规范化合作社37家。(作者/廖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