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岚皋县公安局紧扣法治公安建设总要求,将提高执法质量作为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创新举措,完善机制,着力构建“六大”工程,助推执法规范化建设上档升级。
领导以身作则,构筑“班长负责”工程。建立了局长主抓的执法规范化建设领导机制,明确各级“一把手”主责;推行党委班子成员“点对点承包”制度,根据各办案单位规范执法进展情况及时梳理更新“领导承包”责任清单,明确目标要求;针对执法中硬软件设施、执法主体理念和能力、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党委会,“对症治疗”,制定有效措施跟进逐步解决。
法制跟踪管控,构筑“执法引领”工程。充分发挥案管中心职能作用,科学设置案件办理流程20个“点穴式”风险监控点,从警情处理到案件终结,实行全程动态跟踪;坚持“巡查日清周通报”制度,针对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办案单位予以反馈并跟进整改;遇重大疑难案件,法制民警提前介入,随警服务,切实为案件“进程”“把好脉、拿好症”。
民警勤学苦练,构筑“执法根基”工程。建立全警学习培训机制,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和设置学习内容。组织开展警种轮训、实战参与和技能比武等“三促(以考促学、以学促练、以练促用)”活动。坚持网上执法考试“季考”制度,先后举办4期技能专题培训班,民警参训率达90%以上。全面落实执法资格考试制度,全局民警取得基本级执法资格和中级以上执法资格分别达到100%和80%,有力推进执法主体建设。
制度执行到位,构筑“执法规范”工程。进一步完善制度“框架”体系,编发《执法手册》;成立110、法制和督察等多警种联合执法专项检查小组,严格落实执法考评“八个一”工作机制,定期深入到各执法单位进行实地检查。同时依托执法办案系统和视音频管理平台,加强执法监督,实现执法日常巡查“实时化”和“闭环化”。实行警种执法垂直考评和周通报制度,有效清理执法“不良”行为。严格执行岗位责任、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和冤假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真正让制度“行动化”,促使民警执法行为规范的习惯养成。
场所升级提档,构筑“执法安全”工程。按照达标率100%的硬性要求,投入300余万元,对全局12个执法办案场所28个讯(询)问室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提档完善高清音视频“无死角”动态监控系统等硬件设施,设置明确办案区规范化流程和使用标准,严格执行“四个一律”等规范制度,从细节抓起,全力打造执法“保险柜”,从源头上确保执法安全。
部门衔接高效,构筑“执法畅通”工程。建立了执法办案内部协作、外部衔接工作机制,研究出台了接报警分流处置、执法办案双向积分、案件规范流转和审核、案件统一入口和出口等案件办理全程的内外对接制度体系。定期召开公检法司执法联席会商会议,有效解决执法过程衔接不畅和疑难问题,切实降低实战单位和民警办案协调“成本”,确保执法“通道”畅通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