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记来了后,村里变化很大,一条条道路变宽了,一盏盏路灯变亮了,一座座便民桥架起来了,一样样产业红火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这多亏了县上派来的李书记!”
村民口中的“李书记”是岚皋县发改局派驻石门镇芙蓉村的第一书记李炜。
芙蓉村距石门镇14公里,辖一坝二坪三条湾,最高海拔1550米,全村人口479户1279人,贫困户212户559人,贫困发生率43.7%,山高坡陡,信息闭塞,基础设施配套薄弱。
面对芙蓉贫穷落后的面貌,李炜深感责任重大,时间紧迫。脚下沾染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为尽快熟悉村情、吃透民意,把准贫困病因,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他走遍了芙蓉家家户户,实地考察了村里的土地条件、交通状况、经济作物种植情况,并总结出“路途远、住房差、产业弱”等影响村民发家致富的症结所在。
要发展必须兴产业,着眼于山上市级光华生态农业园区,山下陕南移民搬迁社区的地理实际,他深知只有不断延长产业链,才能实现脱贫一大片。由于芙蓉村地势高寒,资源有限,极大地限制了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如何突出亮点特色,拓宽发展空间,进一步整合特色药材种植、生态黑猪养殖的现有资源,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经过多方查阅,李炜将眼光瞄准了杂交饲料构树产业的发展上,作为全国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打造苗种培育、树苗栽种、饲料加工销售、生态养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是他在心中勾画的蓝图。
2018年1月,李炜带领村两委、园区业主前往贵州务川县杂交构树生物科技公司参观了构树种植示范基地。返村后,本是信心十足的他,却在土地流转的第一步碰到难题。村一组作为土地流转的集中片区,涉农30余户,新思路、新产业,让大家缺乏信心,村民更倾向于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高回报光伏发电产业,意见难统一。为了做好动员工作,他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多次邀请专家召开院落会,从日照时间、光照强度、收益率等方面结合村情实际分析讲解,逐一改变了村民的想法,完成了第一批次200亩的土地流转工作。
为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同年4月,李炜又带领村组长、村委员、群众代表们外出考察,这一次他选择了自然条件和地理情况与芙蓉村更贴近的安徽岳西县,通过实地参观和详细讲解,给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当下便签订了10万株种苗的意向协议。
上下齐心,干劲十足,随着600亩构树种苗的落地栽成,老百姓们再次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李炜却没有放松一刻。厂房建设、设备采购等一系列资金需求迫在眉睫。2018年8月,他又与镇党委书记柯玉侠一同前往苏陕协作对口帮扶村常州市罗溪镇王下村,争取到产业帮扶资金8万元,还搭建了村土特产、农产品对销平台,初步签订了月供20头黑猪的意向协议。同时,积极申报苏陕协作扶贫项目,争取到资金60万元,又从发改局协调到产业帮扶资金10万元。
驻村帮扶工作千头万绪,自从担任芙蓉村第一书记,李炜常和家人聚少离多,坚持在岗位第一线。在同事看来,他是一个“攒劲”的驻村干部,用心用情浇灌着扶贫事业,而在自己眼中,他是一个有愧于家庭的儿子和丈夫。父亲突发重病辗转省市住院三个月,他因村里各项繁重的工作,只请假了十余天,妻子课间晕倒,他因协调村内矛盾纠纷没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面对家庭和工作的双重重担,他却常常是报喜不报忧,无论何时,总是以精干乐观的面貌笑迎一切。
20个月600余个日夜里,李炜见证着芙蓉村每一天的改变,芙蓉村留给他的是一串串数字的提升。近两年期间,22个帮扶项目,300余万元帮扶资金,4大致富产业,198户解决安全住房,154户获得产业奖补,建成饮水工程3处,污水处理站1处,便民桥3座,新建改造道路8.03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83盏,新铺设光纤专线10.2千米,农电网改造全部完成,电信、联通、移动通讯实现了全覆盖......
李炜却说,自己做的还不够。只争朝夕,点滴实干,他正以实际行动不断带领着村民们前进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